2025年11月14日
10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创新创业能力,2025年11月14日,由外国语学院创赢未来工坊承办的创业沙龙第170期——创业者素质与能力主题分享会在爱莲书院艺术交流室成功举行,讲座旨在为创业者及潜在者提供认知引导与能力支持。学会拆解抗压、创新等核心素质,搭建交流桥梁,为创业明确方向、夯实基础。

【创业“软实力”:决定成败的关键素质】
在创业者素质层面,李老师重点聚焦支撑创业走稳走远的核心素养。他强调,面对市场波动与未知挑战,抗压韧性是创业者的“基础防线”,能帮助其在项目低谷时顶住压力、快速调整;而敏锐的创新思维则是破局关键,要求创业者跳出固有认知,从用户需求与行业趋势中捕捉新机遇。此外,坚定的责任意识同样不可或缺,对团队、用户及市场的责任感,既是凝聚人心的纽带,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等。这几大素质共同构成了创业者穿越周期、抵御风险的“软实力”内核。


【干货分享:拆解创业者的“能力基因”】
在能力方面,李老师以“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核心素养”为切入点,结合指导案例,从多个维度展开讲解。在创业能力维度,他聚焦可落地的实战技能展开深度解析。结合从0到1的创业案例强调,资源整合能力是初创期的核心抓手,需学会精准链接资金、人脉与供应链资源,在有限条件下实现效益最大化;商业模式优化能力则决定项目生命力,要能动态洞察市场需求,持续迭代产品与盈利逻辑,避免陷入“自嗨式”创业;同时,风险预判与应对能力不可或缺,需提前识别政策、市场、运营中的潜在风险,建立应急预案,为创业之路筑牢“安全防线”。

李老师特别强调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优选能力互补的团队成员,明确分工,是实现项目目标的关键。同时,要将就业目标与课程知识相结合,尤其是商科知识如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能帮助大家在创业中少走弯路。”他还建议同学们“多参加实践活动,例如兼职、与商业人士交流等,这些经历不仅能积累经验,还能拓展人脉资源,并将这些经验转化为创业能力”

【互动交流:聚焦青年创业的“现实困惑”】
分享环节后,有同学对李老师所带领的双创先锋班颇感兴趣并展开提问。李老师指出,双创先锋班以“理论+实践”双驱动为核心,不仅开设创业基础、商业模式设计、投融资实务等定制化课程,还会匹配一对一创业导师,针对学员项目提供从创意孵化到落地运营的全流程指导。此外,先锋班还将链接优质创业孵化基地资源,为学员提供免费办公场地、政策申报协助及行业资源对接机会,同时定期组织创业沙龙、项目路演等活动,让学员在实战中锤炼能力、积累人脉。


【收获成长,展望未来】
本次沙龙在热烈的交流中圆满落幕。活动不仅系统性地剖析了创业所需的核心素质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如同一座桥梁,将抽象的创业理论与学生们的现实规划紧密相连。对在场的同学们而言,这场分享的价值远不止于一时之启发。李老师从多个维度构建的素质框架,并结合优选团队、明确分工、融合就业目标与课程知识、善用商科理论、积极参与实践、拓展商业人脉等具体路径,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份清晰的“行动地图”。它帮助同学们认识到,创业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一条可以通过持续学习、积极实践和心态磨练来一步步走近的道路。希望移通学子能以此为新起点,在未来的探索中,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力,将梦想浇筑为现实,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创业故事。

【个人感悟】
“原来创业不是凭一腔热血就行,要考虑这么多实际问题,但也没想象中那么难,先从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能力开始。”
——2024级 刘庆伟
“李老师的案例很接地气,尤其是资源整合和心态调整的建议,解决了我最近的困惑,之后打算找老师进一步咨询项目细节。”
——2025级 黄静
“以前觉得创业全靠激情和运气,今天才明白,它更是一场关于认知、能力和心态的全面考验。李老师的分享像一盏灯,照亮了前进的路,也让我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努力。先从提升自己开始,在校园里寻找那个‘小而具体’的起点。”
——2025级 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