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服务

“职言职语”系列讲座第161期——洞见先机,执掌未来—在AI浪潮中设计并推进可持续的职业生涯

2025年11月07日

35

在AI技术迅猛迭代、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就业市场格局持续重塑的当下,如何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找准职业定位、构建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成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重要课题。为帮助学子破解职业迷茫、把握发展先机,11月7日,外国语学院特邀行业专家开展“职言职语”系列讲座第161期,以“洞见先机,执掌未来—在AI浪潮中设计并推进可持续的职业生涯”为主题,为全校学子带来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职业赋能盛宴。

【深耕职业指导的“发展领航者”】

田力老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就业创业“双百”导师团特聘专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同时担任多家企业人力资源战略顾问。在职业指导领域深耕十余载,田老师始终聚焦就业市场动态与人才发展规律,累计为上万名学子提供职业规划咨询与求职指导,既深谙高校学子的职业发展痛点,又精准把握企业在AI时代的用人导向,其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战温度的分享风格深受师生好评。

【AI浪潮下的“职业破局指南”】

讲座伊始,田老师以一组翔实的数据切入,直观呈现了AI技术对各行业就业结构的冲击与重塑:从制造业的智能生产流水线替代传统操作工,到服务业的智能客服、智能运维广泛应用,再到创意行业中AI辅助设计、内容生成工具的普及,就业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但他也强调,“AI并非取代人类,而是重构职业形态、催生新的就业机遇”,并围绕职业规划底层逻辑、核心技能提升、差异化竞争力塑造三大板块,为同学们拆解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密码。


在职业规划环节,田老师提出“AI时代职业规划的三维模型”:以行业趋势为横轴,精准把握AI赋能下的产业升级方向;以自身优势为纵轴,挖掘无法被AI替代的核心能力;以可持续发展为竖轴,构建终身学习的成长体系。他结合互联网、金融、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等不同行业的案例,详细分析了AI时代的人才需求变化——企业不再单纯看重专业知识的储备,更注重跨领域整合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创意以及情感沟通能力等“AI难以复制的核心素养”。

在技能提升板块,田老师建议同学们构建“专业技能+AI工具+软技能”的复合型能力矩阵:一方面要夯实专业基础,成为领域内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要主动学习AI相关工具的应用,将其作为提升工作效率的“加速器”;同时还要注重沟通协作、问题解决、抗压应变等软技能的培养,这些正是职场中“人机协作”模式下人类的核心价值所在。他特别提醒,大学生应避免陷入“技能焦虑”,而是以“终身学习者”的心态,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定期更新知识体系,让自身能力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一站式赋能的“职业成长加油站”】

整场讲座内容充实、案例鲜活、逻辑清晰,既有对行业趋势的宏观解读,又有对职业发展的微观指导,为同学们在AI浪潮中锚定职业方向、积累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田老师针对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担心AI替代自身专业岗位”的焦虑,以“媒体行业AI替代基础文字排版工作但催生内容策划、深度分析高端岗位”为例,鼓励同学们将AI视为“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通过找准自身定位、强化核心优势,在人机协同中实现价值提升。不少同学在聆听讲座后表示,不仅破除了对AI技术的认知误区,更找到了职业发展的清晰路径,求职信心与方向感显著增强。


【学生感悟】

参加此次讲座,于我而言是一次极具价值的职业启蒙之旅。田老师对AI浪潮下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剖析,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职业规划中的诸多迷茫。

——2025级焦婧竹

 

这次讲座最触动我的,是它让我明白在AI时代,职业发展从不是被动地跟随,而是需要主动洞见先机的“战略布局”。田老师的专业指导,像是为我量身定制了一套AI时代的职业“发展蓝图”。

——2025级张思语

 

经过田老师的指导,我对AI时代的职业发展从一开始的焦虑不安,变成了现在的从容期待。这场讲座给我即将开启的职业征程增添了信心和方向。     

                                                     ——2024级胡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