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2日
2
【编者按】
他们,用青春的脚步丈量抵达成功的距离;
他们,用不限定的努力诠释非定义的人生。
在2025届毕业季的时代潮流中,有一群人怀揣信心,环抱勇气,以躬身入局、昂首阔步的姿态击碎“就业难”的质疑声音,成功在就业道路上追逐梦想。为树立就业典型,分享就业感悟,展播就业事迹,大数据学院推出了就业特别栏目——就业典型,充分发挥就业创业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让我们一同走进本期的就业榜样——闫佳欣:漫漫考研路,终圆学术梦。
拟录取学校介绍:
陕西科技大学(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简称陕科大(SUST)。学校位于陕西省,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及“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是陕西省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和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质量优良。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
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图一
个人简介:
闫佳欣,女,陕西铜川人,2002年9月生,大数据学院2021级数字媒体技术6班、綦河书院学生。在校期间,曾获得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视觉艺术设计赛交互设计UI二等奖、第四届重庆市乡村振兴创意大赛东溪古镇IP形象设计溪溪及其周边优秀奖、农产品及品牌logo设计大赛“乡村振兴 青春助农”优秀奖、重庆移通学院防艾小天使吉祥物设计大赛“创意无限 防艾有心”第三名。考取英语四级证书、普通话甲二证书。
图二
【醒悟——决心改变的起点】
回顾大一时光,那是一段充满自由与活力的岁月。初入大学校园,我尽情享受着无拘无束的生活节奏,积极投身于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在篮球校队挥洒汗水,也会在闲暇时沉浸于游戏世界。这段时光,与大多数同学无异,轻松惬意、无忧无虑,每一天都充满朝气与活力。
图 三
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大一寒假。一个寻常的午后,饭后我陪着姥姥和妹妹们外出散步。返程途中,望着身旁渐渐长大、即将踏上求学之路的妹妹们,我深刻意识到作为姐姐的责任与榜样作用;当我搀扶着年迈的姥姥,握住她那布满岁月痕迹、干枯却温暖的手时,内心涌起强烈的渴望——想要多陪陪她,珍惜每一段相伴的时光。那一刻,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大学生活:虽然在校园里收获了许多的欢乐,但也伴随着对时光匆匆流逝的迷茫与不安。
图 四
返校之后,我主动与辅导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我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与思考:“大学毕业后,除了直接进入职场,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即便前路荆棘满布,也要尝试更多可能。”这段对话,不仅是对未来方向的探寻,更是我决心改变的起点。
【成长——闯过毅力的挑战】
自幼与画笔结缘的我,在高考结束后,初次叩响了板绘艺术的大门。步入大二,我将生活重心转入图书馆,在那里潜心钻研PS绘画技法、UI设计原理与视频剪辑技术。日复一日的学习,让我真切体会到知识积累的充实感,但成长的道路并非坦途。每当夜深人静,自我怀疑便如潮水般涌来,我常因自身的不足而感到迷茫与渺小;加之讨好型人格作祟,我习惯性将他人感受置于首位,即便受了委屈,也只能躲在被窝里默默流泪。直到遇见何瑞老师,她以温柔而坚定的话语点醒了我:“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发光体,生命的精彩无需依附他人的认可,你应当成为自己心中的理想模样,而非活成他人眼中的复制品。”这番话如同破晓的曙光,为我拨开了内心的迷雾。
大三伊始,我毅然踏上考研之路。经过反复权衡,我选择了“跨省、跨院校、跨专业”的挑战之路——从理科生转型报考艺术类院校,这无疑是一场艰难的战役。但我始终坚信,对艺术的热爱足以跨越专业壁垒,而研究生阶段最珍贵的品质,正是持之以恒的毅力。我广泛收集学长学姐的备考经验,在海量资料中梳理出属于自己的起点。
图五
由于缺乏系统的美术教育,我的绘画基础存在明显短板,在人物塑造、色彩运用与画面布局等方面尚未形成完整认知体系。为此,我报名了暑假以及国庆假期的集训课程,从最基础的线条勾勒、色彩调配学起,在老师的指导和自我突破中稳步提升。我深知,这场考研不仅是对学术能力的考验,更是一次重塑自我、追逐梦想的宝贵契机。
在考研征程中,英语、政治、设计理论与手绘每一门科目都堪称“硬战”,唯有凭借日积月累的坚持与沉淀,方能攻克难关。于校园图书馆备战的日子里,我始终保持规律的作息:每日清晨七点准时起床,于东溪食堂用过早餐后,便认真制定当日的学习计划。随后,我即刻投入到英语单词与设计理论知识的早读背诵中,并通过默写的方式强化记忆。作为跨专业考生,我深知自身在艺术领域知识储备的不足,担心在专业考核中陷入“一问三不知”的窘境,因此始终以严谨专注的态度夯实基础。
在英语备考方面,我清醒认识到英语四六级与考研英语在题型设置、命题逻辑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后,我果断调整策略,将主要精力聚焦于考研英语的针对性训练。我系统梳理了近十年考研英语真题中的高频词汇,建立专属词库强化记忆;同时,精心准备多套英语作文模板,确保在考场上能够灵活应对不同主题。此外,即便备考日程紧凑,我也始终坚持劳逸结合,合理规划时间,以维持高效的学习状态与良好的身心状态。
【感恩——珍贵的记忆】
此刻回望来时路,最想感谢的是那个始终坚守自律、在困境中咬牙坚持、在挑战中努力蜕变、不甘于平凡的自己。这段历程教会我:所有的汗水与坚持,终将汇聚成照亮梦想的璀璨星光。时光飞逝,大学四年,心中满是对母校的感激。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起知识的殿堂,让我们在图书馆的墨香中汲取智慧,感谢每一位老师的谆谆教诲,用专业与耐心点亮我们前行的灯塔;更感谢学校包容我们的青涩与成长,给予社团活动、实践项目的广阔舞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朝一夕,都将成为我人生最珍贵的记忆。
图 六
【传承——寻找道路的曙光】
以下是个人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到学弟学妹少走些弯路,也期待你们都能在考研路上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
1.坚定目标,拒绝内耗:一旦决定考研,就要坚定信念,别被“考研人数太多”、“竞争太激烈”等声音影响。备考过程中,迷茫、焦虑都很正常,但别让这些情绪困住自己。遇到难题时,告诉自己“慢慢来,我可以”,每天完成小目标,成就感会驱散不安。
2.科学规划,高效执行: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详细计划,比如基础阶段每天背多少单词、刷多少题,强化阶段如何进行专项突破,冲刺阶段怎样模拟考试。计划要合理,别贪多求快,确保每天都能完成。同时,注重劳逸结合,每周留出半天放松时间,听听音乐、散散步,状态好了学习效率才会更高。
3.善用资源,精准学习:考研不仅是知识的较量,也是信息的比拼。多关注目标院校官网、考研论坛,收集真题、参考书目资料等;加入考研交流群,和研友分享经验、互通有无;利用好B站、慕课等平台,跟着优质网课学习薄弱科目。记住,方向对了,努力才更有意义。
4.调整心态,坚持到底:考研是场持久战,越到后期越考验心态。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背过的知识点反复遗忘,这些都别灰心,大家都会经历这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把每次挫折当作查漏补缺的机会。请相信,那些熬灯夜战的日子,那些咬牙坚持的瞬间,终将化作光,照亮你上岸的路。
图文:闫佳欣
指导老师:蔡娜